村上春树的小说里,我最喜欢的是《舞舞舞》这部小说。读过电子版,又买了纸质书来读。反反复复看了四五遍,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。对其中的一句话,我至今记忆犹新:“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,浪费是一种美德。”
小说成书于八十年代,描写的也是八十年代的日本社会。那时正是日本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时候,尚未经历经济危机以及“失去的三十年”。那时的日本社会与当下的中国社会经济有着某些异曲同工之处,因而我在读这本书时会有共鸣感。
在社会的巨大漩涡下,个体是渺小的,身不由己。哪怕完美如五反田,也在这漩涡中丧失了自我,走向毁灭。由美吉感到自己被宾馆吞噬着,分不清宾馆与自我。而身为主角的“我”只能不停地跳着舞以保持自身的存在性。六具白骨,六具社会的牺牲品。
要想完整理解《舞舞舞》这部小说,《寻羊冒险记》是必不可少的,读过《寻羊冒险记》,才能理解海豚宾馆,了解羊男、鼠(‘我’的朋友)和喜喜(《寻羊冒险记》中“我”的女友)。海豚宾馆的变化也是时代的变化,是日本社会由七十年代过渡到八十年代的变化。
在《寻羊冒险记》之前是《1973年的弹子球》,再往前便是村上春树的处女作《且听风吟》了。从《且听风吟》到《寻羊冒险记》是“我”与鼠的三部曲,这三部曲看下来,能清晰地看出村上春树写作风格的转变。
《且听风吟》是近乎意识流的作品,你在其中看不出十分清晰的情节脉络,内容支离破碎,与村上春树后期的小说有很大不同。《1973年的弹子球》与其风格相近,但是多了一些魔幻色彩,这种魔幻色彩在其后贯穿了村上春树绝大多数的小说。到《寻羊冒险记》的后半部已形成了村上春树后期成熟的风格——魔幻现实主义(前半部还多少保留有早期的意识流风格)。鼠的故事在此终结,连同作为我与鼠连结点的杰氏酒吧,再往后便是“我”自己的故事。
可惜《舞舞舞》之后便不再有后续了,“我”的故事也迎来了终结,从《且听风吟》再到《舞舞舞》,“我”从20岁到36岁,我的人生还将继续。一切又似乎尚未完结。“我”的故事还将渗透在村上春树其后的每一部小说中。故事总是一脉相承的。
(于2024年3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