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. 家庭的新成员

八月,家里迎来了一位新成员——虾条,他成为我房间里移动的点缀。早期本子里一半是写他的,相机里一半也是他,他成了我无可替代的模特。眼看着他从瘦瘦小小的一只逐渐长大,从趴在我本子上啃我钢笔的那一小支,到坐在我本子上一巴掌把我的钢笔拍在地下的那一大只。

他长大了,我们也到了换房子的时候,这不单是为了我们俩,也是为了给他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。

从搬进一居室起,我们像是终于有了家,有了过日子的感觉。尽管是租的房子,尽管条件并不算好。我把阳台的一角改成了我的书房——书房当然是我自嘲的说法,那不过是一张一米二的书桌。书桌是多少年用旧了的,表面也擦不出来,只能买了桌布铺在桌子上。几本书,几根笔,一个还算舒服的椅子。这阳台冬冷夏热,冬天只能靠热茶喝热水袋来取暖。

这样一个在现代堪称艰苦的条件,竟让我产生了一股自我欣赏的快感,就好像我那些民国时代苦中作乐的文艺先贤一般了。

这年里我买了几本纸质书。打从买了Kindle之后,我便觉得纸质书像是奢侈品了。不但贵,而且占据空间,搬家很麻烦。但既然如今已经有了免费的劳动力,便也不是什么太大的负担了。纸质书拥有电子产品所替代不了的情调,恰恰如手写相对于打字一般,它们同是不方便,费时费力的,但也因此才是有格调的。

当我拥有了这个空间后,当我不知不觉地把所有电子产品都驱逐出去后,我发现我对这现代化的许多事物都厌烦了。厌烦同时依赖着,摆脱不掉。

我只有在这个空间里才能做到脱离,才能把控住自己的手、眼睛和想法。一旦走出这里,我还是会情不自禁地打开手机和电脑——这已然成了一种无意识的动作,单凭自控力是摆脱不掉的。

我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我的小说越写越慢,为什么我一分钟百余字的打速度,一千字要写一个小时甚至更久。我真的是把时间花在思考上吗?还是花在许多无关的事情上?难道我意识不到我在写作的空隙时常浏览邮件、打开网页和人聊天嘛,甚至只是无意识地切换着窗口?

使用电脑的时候,我无法做到专注了。为了解决这一点,我读了好几本书,做了许多尝试,但至今都没有彻底的成功。但一切尝试仍旧是有意义的,的确是有所改变,一切都朝着我所期待的方向发展了。

搬进新家之后,生活更加安逸。上班20分钟的步行时间,我不再纠结于外卖还是带饭,而是直接回家吃。因为时间有限,饭也简单,冬天多数是汤,有时候是白水煮青菜。我甚至开始做面食,周末的时候花上小半天时间,从揉面、发面开始。通常卖相不好,口感一般,方可下咽,但享受的是过程。